蓝月亮日渐暗淡

斑马消费 陈碧婷

高瓴资本陪跑蓝月亮14年,后者不仅在国内日化行业脱颖而出,还成为外资品牌围剿之下,不可多得的经典商业案例。

在《价值》一书中,张磊8次提及蓝月亮,其中不乏溢美之词。同时,他及高瓴资本在蓝月亮身上也收获颇丰。

蓝月亮登陆港股之后,企业经营成色才被外界清晰地看到。近几年来,公司线上增长放缓、下沉遇困以及市值严重缩水,先发优势正遭受挑战。

山寨从来不是问题

树大招风,品牌有了名气,免不了山寨货蜂拥而来。前几天,一位消费者在线上购买蓝月亮洗衣液,收到的却是“蓝月壳”,让人哭笑不得。蓝月亮躺枪,迅速被推上热搜。

傍蓝月亮的不止蓝月壳。在第3类日化用品类注册商标中,不乏蓝之液、蓝月之夏、蓝日亮、蓝冃亮之流。

除了品牌名的高度相似,还有对蓝月亮产品外包装,大到瓶型、颜色,小到字体等全方位的模仿,消费者一不留神就会踩雷。

在中国快消品行业里,被模仿、被山寨,似乎赶不尽杀不绝。今年5月,有消费者网购海飞丝洗发水,结果收到“潘飘飞丝”,与海飞丝几乎一致的包装。不明内情的人还以为宝洁出了新款,把海飞丝、飘柔和潘婷三个品牌的优势集中在一起,做了一个升级版产品。

不仅如此,清场、清飞扬、六个核弹、大个核桃等山寨产品频现市场,让正品品牌防不胜防。

早年间,一些品牌厂商为了杜绝山寨货泛滥,通过提前抢注、打假等方式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被山寨的情形。譬如,为了保护核心商标老干妈,贵阳老干妈公司还注册了老干爸、老千爸、老十妈、老干娘等一系列商标进行防守。

对于企业来说,最怕的其实是假货横行。2018年,宝洁中国在江苏农村发现200吨假冒宝洁产品;去年1月,有消费者耗资2万买了480瓶海飞丝洗发露,经鉴定全部为假货。

最近几年里,无论日化巨头宝洁,还是联合利华都曾中枪,而且遇到的多是真货假货混卖。

回过头来看,山寨货只是蓝月亮加速下沉市场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本身蓝月亮产品价格高于同行,有一定市场优势地位,面临立白、雕牌以及一众外资品牌的正面竞争。山寨产品的频繁出现,对蓝月亮品牌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伤害。

行业内卷

在加速对低线城市市场覆盖的过程中,蓝月亮与山寨产品正面交锋不可避免。其他本土及外资品牌在做透一二线市场后,正集中各自优势,向三四线市场强力渗透。蓝月亮还能否守住自己的市场地位?

三四线市场规模庞大,向来是日化品牌的必争之地。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6年以来,三四线城市洗衣液市场规模增速高于一二线城市,2015年-201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7%。

消费升级的背后,是居民收入的增长。

据招商证券研报,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同比增长10.5%,即便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也有9.7%,高于城镇居民扣除价格因素之后的可支配收入增速(7.1%)。

为了争夺下沉市场,蓝月亮开始重注线下。

2022年上半年,公司线下分销商渠道实现收入10.81亿港元,同比增长高达98.71%,收入所占收入比重为37.5%,较上年同期增长14.4个百分点,为期内增长最快的渠道。

增长的代价,是更多费用的投入。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支出11.47亿港元,占公司总收入的近4成,较上年同期增长25.1%。销售人员增加、渠道营销费用是两大主因。

据高华证券数据,截至今年上半年,蓝月亮分销商数量增至1543人、销售人员增至7000人。预计2024E分销商将达到2000个,销售人员会更多。

今年前6个月,在中国家庭用品细分类别企业中,蓝月亮销售费用率最高,第二名百亚股份为23%、第三名中顺洁柔为20%。

如今的洗衣液市场,早已是一片红海。在某东平台上,蓝月亮、立白、奥妙、超能每公斤零售价分别为24.8元、12.9元、13.9元、21.8元,在拼XX、淘x上,价格更低。

行业严重内卷,蓝月亮也不得不以促销、降价来维持市场地位。为此,公司也吃过亏。在去年中报里,公司称因为市面上非客户出现低价产品,影响到了公司定价策略和产品价格,成为当期净亏3655.91万元的重要原因之一。

何去何从?

蓝月亮在2020年底在联交所上市,成为洗衣液第一股。公司上市之后的表现乏善可陈,今年上半年甚至亏损过亿。

业绩不稳,直接导致公司股价持续下行。10月21日收报于4.82港元/股,总市值282.54亿港元,较巅峰时期千亿港元市值蒸发近7成。

对于今年前6个月的亏损,公司解释称,主要是汇兑亏损所致,并非主营业务影响。

事实上,公司近3年业绩已现明显波动。2019年至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63.15亿元、58.88亿元、62.12亿元,归母净利润9.67亿元、11.02亿元和8.29亿元。2021年公司销售成本增长27.2%,导致毛利率从上年的64.5%降至58.4%,今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53.05%。

公司营收主力线上渠道收入增速严重放缓。2020年-2022年上半年,分别实现37.74亿港元、38.06亿港元、14.77亿港元,同比增长13.40%、0.85%和-9.94%。

这样的经营局面,让外界对公司的前景预期更为谨慎和保守,瑞银、花旗已先后将公司评级调至中性。

当前的蓝月亮面临三大问题:原材料价格上涨、渠道和产品迭代。

据今年中报,公司营业成本13.54亿港元,同比增长23.5%,略高于营收增速,原材料成本在营业成本中所占比重升至98%,较上年同期增加13个百分点。

渠道方面,在2015年曾与大润发、家乐福及欧尚等大卖场发生矛盾并撤场,自建月亮小屋布局,直到4年后才与大润发、欧尚等KA渠道重修于好。这一番折腾,公司销售体系大受削弱,给超能、立白等品牌留下了机会。

蓝月亮虽然开创了国内洗衣液品类,并且成为头部品牌,但之后再无突破。公司也推出了运动型洗衣液、内衣专用洗衣液的细分品类,基本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期间,公司反而丧失了对洗衣凝珠等创新产品的市场敏锐性。

国信证券披露,国内洗衣凝珠2020年的销售规模已达11.16亿元,且呈快速增长之势,前十大品牌主要集中于宝洁、联合利华两大日化巨头。

蓝月亮靠洗手液、洗衣液崛起,最近几年原地踏步,以后靠什么照亮自己?

about author

admin

admin@newtechautobody.com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Ut enim ad minim veniam, quis nostrud exercitation ullamco laboris nisi ut aliquip ex ea commodo consequat.